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文章作者:力兴集团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08-30 13:20:07
企业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一般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应交税费科目核算。那么有关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
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所得税费用”这一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当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
缴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费用的计税依据,主要是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所得税税率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以上关于”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如何编制?”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在看过以上内容之后对此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参考上述办法进行操作,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力兴。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上一篇:当期应退税额会计分录是什么?
- 下一篇:员工两处取得的年终奖怎么缴纳个税?
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