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用的税种计算公式(2)
文章作者:力兴集团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08-25 11:56:05
对于企业常用的税种计算,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算公式外,还要掌握以下几种税种的计算:
前文回顾:企业常用的税种计算公式(1)
1、个人所得税
以工资薪金个税为例: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只是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中的一种。个税征收还包括: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等。
2、印花税
应交印花税=“合同”金额×对应税率
印花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税种。印花税的税率设计,遵循共同负担、税负从轻原则。所以,印花税税率相对较低。
比如:购销合同,技术合同,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等;
营业执照,按件贴花五元;房屋租赁合同,按租赁总额的千分之一。
3、残疾人保障金(公司成立三年后开始缴纳)
按员工人数计算,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标准。
4、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依法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则适用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则适用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则适用税率为1%。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即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表示为:
所在地在市区的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当期应缴增值税税额/消费税税额×7%;
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当期应缴增值税税额/消费税税额×5%;
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当期应缴增值税税额/消费税税额×1%。
以上关于”企业常用的税种计算公式(2)”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在看过以上内容之后对此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参考上述办法进行操作,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力兴。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上一篇: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 下一篇:契税缴纳要符合哪些条件?所有纳税人都要缴吗?
相关服务